1. <rp id="dovto"></rp>

      <b id="dovto"><form id="dovto"></form></b>
      1. 聯系我們 | 中文 | English

        400-666-3401

        傷口護理-濕性傷口愈合理論及護理一般原則

        傷口護理-濕性傷口愈合理論
         
        “濕性傷口愈合”指的是傷口局部的濕潤,不會形成結痂。在這樣的前提下,如果護理時創造接近生理狀態的濕性愈合環境,就有利于肉芽的生長,便于皮膚細胞的分裂,從而促使傷口的完整愈合。
         
        由來:1962年,英國皇家醫學會Winter博士在動物實驗中證實:在濕性環境下,傷口愈合速度是干性環境下的2倍。這一實驗結論不僅為現代濕潤創面處理理論奠定了基礎,同時亦促進了濕性傷口愈合在護理技術方面的應用。
         
        主要內容:
        1、上皮細胞必須在濕潤的環境下快速生長,在此環境下,才有利于促傷口愈合的多種生長因子釋放,刺激細胞增殖,有利于保持細胞活力,創面滲出液中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表皮生長因子及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等含量高于非濕潤環境,并且這些滲出液本身也能促進離體培養的成纖維細胞、角質細胞和內皮細胞生長。
        2、濕潤環境可加快表皮細胞遷移速度、結痂,迫使表皮細胞遷移經過痂下,阻礙表皮細胞的遷移,延長了愈合時間。
        3、維持創面邊緣到創面中央正常的電視梯度,促進更多的生長因子受體與生長因子結合,這都將促進創面愈合。
        4、白細胞功能增強,濕潤抗感染,白細胞介導吞噬細胞發揮殺菌能力。
        5、缺氧能抑制創面細菌生長,微酸環境促成纖維細胞生長,刺激血管增長,有利于創面修復。
        6、能夠調節創面氧張力,促進血管啥呢故障,保護新肉芽,減輕疼痛,促進傷口愈合。
        7、密閉、濕潤的環境下,滲出液釋放,激活多種酶、酶的活化因子,特別是蛋白酶、尿激酶(促纖維蛋白和壞死組織的溶解),發揮酶學清創作用,減少感染。
        8、為創面細胞提供了適宜的水分,避免干燥引起的傷口表皮張力增強造成的瘢痕生長,加速傷口愈合。
         
         
              傷口護理的總原則
         
             傷口的良好修復有賴于合理的處理,目的是盡可能在短時間內閉合傷口,完成再上皮化。評價各種傷口處理方法的標準應是愈合時間與愈合質量的統一。
         
        1. 清除刺激源:如熱燒傷、化學燒傷必須立即中止燒傷源,將傷口置于自來水下沖洗30min,去除附著于傷口和皮膚表面的刺激源。每次更換敷料時要仔細去除粘附于傷口表面的壞死組織和感染性滲出液,注意勿將棉織纖維遺留于傷口內,使之成為異物,影響傷口愈合。
         
        2.清除壞死組織:現代傷口護理的觀點認為:對壞死組織應盡早清除。理由是:①壞死組織自溶后經創面吸收可成為毒素,引起機體中毒。②壞死組織富含蛋白質等營養,是細菌生長繁殖的良好培養基,易招致感染。③ 壞死組織附著于創面可成為不良刺激源,影響毛細血管重建與生長,阻止肉芽生長和上皮再生,因而會阻礙傷口愈合。清除壞死組織的方法有4種:外科清創(用刀剪剪除壞死組織)、機械清創(用外力擦拭,鑷子鉗除壞死組織)、酶解清創(用水解酶、枯草桿菌酶等分解壞死組織)、自溶清創(用封閉敷料截住傷口水分,軟化壞死組織,傷口滲出中的酶溶解液化壞死組織,隨更換敷料時清除)。
         
        3.預防和控制感染:包括清潔傷口(用無菌生理鹽水清洗傷口,清洗范圍包括傷口周圍2.5cm。理想的沖洗壓力是用35ml空針抽取生理鹽水用19號針頭沖洗,減少局部細菌數量);加強營養支持,糾正低蛋白血癥;更換敷料時戴無菌手套,專物專用,預防交叉感染;每周做一次傷口培養,監測感染情況等。
         
        4.保護傷口及其周圍組織:使用減壓墊減除傷口及其周圍組織的壓力;保持傷口局部的密閉性,預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采取保護性體位或放置保護性支架等。
         
        5.為傷口愈合提供一個濕潤的環境:根據傷口大小、深度、顏色及滲液量等情況,選擇恰當的封閉敷料敷貼傷口,為傷口愈合提供一個低氧、濕潤的愈合環境。
         
        6. 控制流出的液體和氣體:對于滲液量較多(>10 ml/24 h),特別是感染性滲液傷口,應采用吸收滲液的敷料. 如采用澡酸鹽敷料可吸收自身重量20倍的傷口滲液或采用德濕威敷料在吸除滲液的同時吸除創面細菌,對于洞穴性傷口可用封閉式負壓吸引技術吸除流出的液體和氣體,以免對傷口造成不良刺激和浸漬.
         
        7. 使病人感到舒適:不管采用何種方式,傷口護理都不應給病人帶來或加重疼痛,應采取減少疼痛的方法,盡可能使病人感到舒適,這種舒適包括軀體上和心理上的,因此傷口護理中應重視做好身心整體護理.
         

        基礎知識

        Copyright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合肥美迪普醫療衛生用品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皖ICP備11010541號   技術支持:銘誠科技  舊版入口
        美女搞鸡巴黄色网站